中小學時期,學生總是不斷的被要求背詩、默寫古文,有偷懶不背者、藏小抄作弊者、通謀偽造成績者,一經發現,最常受到的處分,便是當著老師的面,默背出來了,才准睡午覺。

 

自始自終,我從來就不贊成以逼迫的方式教育,但時光飛逝,當來到大學的時候,不知不覺間,我開始背起詩、默起古文來了。

 

反駁硬寫硬記教育的人,最常見的論點是,讀書不求甚解,就算囫圇吞棗的通背了,到頭來也不過兩腳書櫥,又有什麼用?

 

但話說回來,要真正理解經典的意涵,又談何容易?

正常人,不花個幾年的時間,累積人生經驗,培養視野高度,經典,又怎能解得全、參得透?

小學讀的第一首靜夜思,別說學生了,又有幾個老師,能好好地詮釋李白想表達的意境?

 

【「床前灑滿皎潔的月光,朦朧中我以為地上有霜。可是抬頭一望,圓圓的秋月真明亮。望著月兒,情不自禁想故鄉。想著想著,我低下了頭,心中的思念沒有盡頭。」】

 

如果,只是這麼照著字面上的意思,翻過一遍,解釋過一回,又怎能教出詩的味道?又怎能悟得出詩的真義?

 

【「床前明月光」- 偶然間無意識地瞥見

「疑是地上霜」- 內在的思考

「舉頭望明月」- 有意識的抬起頭去看

「低頭思故鄉」- 再度是內在的思考

以頭部的動作來看:從眼角餘光到「舉頭」,再到「低頭」,由靜而動,再歸於靜。 而以內在的思考而言,則先從單純的「疑是」轉變到複雜的「思故鄉」。 「舉頭/低頭」是動作上的對照,而「疑是/思故鄉」則是思考層次由淺而深。

「月」在這首詩中,扮演了「引導」的角色。原本是無情的星體,提供柔和的照明(第一句), 而當人仰望明月,在人心中月亮彷彿是個「同鄉的人」一般(因為各地看到的是同一個月亮嘛), 有感情地以溫柔眼神照看著人(第三句),而令人思念起與月一樣具有「同鄉」性質的一切人、景、事、物。

詩在「思故鄉」後戛然而止,思及了故鄉的什麼?李白不說,留給大家無限想像。】

 

呵呵,如果課本只是這麼寫,這麼學術的分析,又有哪個學生,能真正領會讀詩的趣味?

 

幾年前,我的英文補習班老師--唐群老師,上課中,無意間聊到這首詩,他是這麼解釋的。

 

「北方的冬天,刺骨般寒冷,身為一屆窮書生,李白瑟縮在破草屋,沒有火的炕上,抱著稻草,凍得睡不著,月光隨著寒風從那沒有屏障的窗中洩了進來,映在地上,該不會,地板又結霜了吧?抬頭望著同樣那一輪明月,恐懼著,會不會,客死他鄉。」

 

如果不是身在異鄉,跟李白有了相同的處境,有誰能夠在第一次讀這首詩的時候,就讀明白呢?

如果不是詩篇爛熟於胸,又有誰,能夠在這樣的處境下,想到這首詩呢?

 

人生總會遇到困境,總會遭遇瓶頸,總會絕望,絕望到想放棄生命,想撒手一切,一了了之。

背詩的理由無它,只是一種等待,一種祈求,等待人生道路上,遇到真正、真正的苦,並祈求,在一切墜落粉碎之前,胸中會浮現一首詩,一首可能以往青澀的詩,然後,灼熱的細線會穿越歷史的洪流,千百年的歷練於是乎串成了一線,慢慢地,你懂了,原來,你的絕望,你的苦,別人都經歷過,在深淵中,你發現,自己不孤獨,你明白,即使下到最深、最深的地域,仍然有人陪伴,仍然,有前人的腳印供你追尋、引導你方向。

然後,你豁然開朗,不再害怕。

 

 

這,豈是平凡的國文老師教得出的境界?

這,又豈是一個被逼著硬背詩詞的學生,悟得出的道理?

 

但好老師畢竟可遇不可求,境界終究要靠自己突破。

 

既然,要下到最深的地獄才能望得見天堂,那麼,就在下地獄前,他媽多背幾首詩吧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墨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